来源:新京报
绿色的丝线在白色的纱底上往来穿梭,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幅全新的京绣作品,在镜头下逐渐形成。不是花团锦簇的吉祥图案,也不是龙纹凤章的传统图样,而是一个人人都熟悉的绿色健康码。
5月20日,北京东城区咏园的线上直播间里,吴氏京绣的第五代传承人刘晓燕,正在用最直观的方式展示京绣艺术。同一场直播中,还有汝瓷烧制技艺传承人李可明,讲述汝瓷的故事并展示刚刚创作好的豆绿色小瓷马。在直播结束后,很多人仍在咨询,是否可以买一些京绣的“绿码挂件”和汝瓷的“绿码小摆件”,送给朋友,寄托战胜疫情的期望。
搬到线上的文创园
4月中旬,咏园最后一次线下文创活动结束后,几个非遗工作室中,连续不断的文创活动停止了。以往在这里工作的非遗传承人、学习的非遗爱好者、参观的游客消失了,这个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文创园区,渐渐变得安静下来了。
咏园是东城区诸多文创园区之一,也是全国首个以非遗为主题的文创园区,园区是由原来的旧厂房改造而成,于2019年6月开园,邀请了多位非遗传承人入驻,以非遗空间的形式,展示和传播非遗文化。
随着疫情的反复,许多原本计划线下举行的活动取消了。咏园项目负责人介绍,他们就开始考虑,是否可以将活动搬到线上。
“我们一个非遗空间的主理人刘晓燕,也是吴氏京绣第五代传人,在咏园做过一次绣健康码的活动。”该负责人介绍,“当时这个活动很受欢迎,我们就想着,是否可以在线上再办一次。”
用刺绣的方式制作绿码小挂件,是咏园项目团队和刘晓燕一起策划的活动之一,创意的起源是入园时查验健康码的程序,“疫情发生以来,健康码不仅是所有人都熟悉的图案,也是人们出行的必备之物。传统的刺绣图案,很多都是人们生活中熟悉的,或者带有美好愿望的符号。在今天,健康码也越来越具有这样的符号意义,所以我们想把它融入非遗技艺的创作内容之中,用传统的技艺,守护健康码,守护我们的健康。这也是人们今天共同的美好愿望。”
除了京绣“绿码” 还有汝瓷“绿马”
和刘晓燕同样主理一间非遗空间的汝瓷烧制技艺传承人李可明,也有类似的想法。他尝试烧制了一批豆绿色的小马,没想到很受欢迎,于是也把这些“绿马”带到了直播间。
5月20日,第一次进行线上直播,主持人是刘晓燕和李可明。这不是他们第一次参与直播,却是一次特殊的直播。
“在平常,我们大概有一半的时间在咏园的非遗空间里,那里有很多文创活动。但受最近疫情的影响,去的次数明显少了,到4月中旬以后,就不再举行聚集性的活动了。”刘晓燕说。
“仿佛又回到了原来单打独斗的时候。”李可明说,在以前,非遗传承人之间,很少长期联合在一起做非遗传承和推广工作。咏园开业后,入驻园区的传承人们,不仅有了固定的展示空间,也有了互相协作、互相学习的纽带,“非遗的一些项目,在生产、开发、销售等方面,是具有相似性的,而且不同的传承人,生活经历不同,想法也不一样,可以互相碰撞、启发,产生新的创意。”
5月20日,直播上线,两个传承人用同一个主题展示传统技艺,这个主题就是“绿码”。在直播中,刘晓燕用一个多小时,绣了一幅京绣“绿码”。瓷器无法现场制作,李可明将制作好的豆绿小马带到镜头前,为观看的网友讲述汝瓷的传承故事。
线上空间更加广阔
“在最初,冰裂纹其实是烧制瓷器时的残次品,是由于瓷器的胎体和釉层热胀冷缩的幅度不同而造成的。宋代的时候,文人士大夫认为这是一种很有美感的形态,所以冰裂纹慢慢成了汝瓷的一大特色。”
在直播间里,李可明向网友介绍汝瓷的历史和故事。通常,在线下的活动中,会展示更多实际操作的内容,而且受众相对较小,一场小规模的活动,也就七八个人左右。但在线上,空间变得无限大,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技艺,也更容易吸引年轻人。
李可明展示的豆绿色汝瓷小马,其实是传统汝瓷制品的变形,“我们每年都要创作生肖作品,小马其实就是根据以前的生肖形象改造而成的,而豆绿,其实也是汝瓷的传统颜色,以前人们更多了解的是天青色,这次活动,也让更多人知道汝瓷中也有别的颜色。”
刘晓燕展示的京绣“绿码”,也是经过精心选择的,“其实都是特别简单的技巧,零基础的人,通过一两个小时的学习和观看,也能掌握。而当观看者们掌握了一些简单技巧时,就会更容易对传统技艺产生兴趣。这也是非遗活化的一个途径,在以往,我们在咏园的非遗空间中举行的活动,也都是这么做的。”
把文创活动搬到线上,使得咏园这个文创园区的边界,变得更加广阔了。咏园项目负责人介绍,他们正在筹备更多的活动,在马上到来的端午节,以及6月11日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他们还会连续举行非遗展示活动,“在严格执行防疫政策的同时,也让生活变得更有滋味。”(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