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带徐徐展画轴 金名片频频添靓点

Jul 21, 2022

来源:北京青年报

  大运河博物馆等三大文化设施主体结构全部封顶;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计划年内开园;形成全覆盖、无盲区的长城遗产保护网络……首届北京文化论坛将于7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饭店举办,力争打造成为文化领域的全国性品牌论坛,助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相关部门了解到,本市在大运河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以及长城文化带的建设中取得实效,成为首都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为打造北京金名片增色添彩。

  大运河博物馆等三大文化设施主体结构全部封顶

  据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市在全国率先出台《北京市大运河文化保护利用实施规划》,第一时间编制《北京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形成了“长期有规划、中期有行动计划、年度有折子工程”的规划实施体系。

  该负责人指出,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本市持续推进文化之河建设,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得到加强。其中重点文物腾退取得突破性进展,“像万寿寺周边搬迁腾退顺利完成,八里桥实现功能性退役等”。同时,运河文化公园加快建设,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一期实现开工,路县故城遗址公园一期已具备开园条件。此外,运河文化创作层出不穷,以大运河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北上》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和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京剧交响套曲《京城大运河》在各地巡演,第一部完整展示大运河文化的大型辞书《大运河文化辞典·北京卷》正式出版。

  在持续推进生态之河建设中,大运河沿岸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大运河北京段涉及的断面实现全面监测,主要河段水质已基本达到水环境功能区要求。北运河(通州段)综合治理主体工程完工,萧太后河(朝阳段)全线河道实现贯通。持续开展亮马河综合治理工程,国际风情水岸建成了约80万平方米的景观廊道。

  在持续推进发展之河建设中,大运河文化旅游品牌更加彰显。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积极创建京东唯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恢复了“三庙一塔”古建筑历史格局。“大运河博物馆(首博东馆)、城市副中心图书馆、剧院三大文化设施主体结构已全部封顶,未来将成为大运河沿线文化新地标。”该负责人透露。

  此外,还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与全民健身相结合,形成了什刹海西海湿地公园、马家湾湿地公园、大通滨河公园、顺义新城生态休闲公园等一批滨水休闲空间。台湖演艺小镇加速成为城市副中心文化繁荣发展的新板块,持续举办星期音乐会、爵士音乐节等多种形式的演艺活动。

  “我们还会同天津、河北建立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协同会商机制,今年6月24日,北运河(京冀段)全线62公里实现游船通航,标志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再次迈出重要一步。”相关负责人说。

  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计划年内开园

  据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五年来,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保护建设工作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创新性发展、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永定河生态功能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在三山五园地区整体保护上,2018年9月底实现颐和园东宫门公交场站腾退,推动遗产整体环境风貌恢复提升。2020年9月,海淀三山五园成功入选首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三山五园整体保护工作提速。

  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水平上,持续推动建党、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三大红色主题片区建设发展;组织实施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卢沟桥宛平城保护修缮等重大文物保护工程和周边环境整治工程,确保文物本体安全,周边环境庄严;对平西抗战纪念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等革命纪念馆进行展陈提升;统筹协调推动“进京赶考之路”保护利用,组织编制晋察冀、冀热辽革命文物片区工作规划,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提供规划引领。

琉璃河博物馆内陈列着西周时期的青铜器

  在遗址保护中,重点加强琉璃河遗址保护,编制并公布实施《琉璃河遗址保护规划(2020年-2035年)》,推进《琉璃河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编制,全面启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创建;完成琉璃河遗址核心区董家林、黄土坡两村搬迁腾退;推进《周口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编制,完成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猿人洞)保护建筑工程,2018年9月正式向公众开放。推进《金中都城遗迹保护规划》编制,实施金中都城墙遗址考古工作,开展金中都城遗址公园概念性设计。

  同时,充分挖掘琉璃烧造技艺文化,利用门头沟琉璃渠村停业厂区转型升级契机,建设打造集琉璃保护性生产、琉璃文化推广、琉璃体验式旅游、文化创意办公于一体的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开发“非遗+”特色文化产品或服务。“产业园计划今年内开园,将促进琉璃烧造非遗技艺的传承和保护,满足故宫、颐和园等北京重要文物古建修缮需要。”相关负责人说。

  生态环境修复也取得显著成果。完成永定河南大荒水生态修复主体工程、功德寺地区绿化建设、冬奥森林公园建设、康西森林湿地生态修复等重点生态项目。永定河生态修复成果显著,2019年首次实施生态补水,实现祖国母亲河黄河与北京母亲河永定河的历史性牵手。2020年永定河北京段25年来首次实现全线水流贯通,2021年永定河865公里河道全线通水并最终流入渤海。

  此外,在首钢工业园内成功举办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首届西山永定河文化节等大型活动。

  本市形成全覆盖、无盲区的长城遗产保护网络

  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北京市将长城作为遗产保护和文化带建设的重要内容相继纳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形成以遗产保护为核心,长城文化带保护发展为主题,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重点的北京长城保护新格局。

  “首先优化了顶层设计,出台《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建设保护规划》及实施方案,编制长城沿线马兰路、古北口路、黄花路、居庸路、沿河城5大重点组团规划,统筹规划、科学引领全市6区长城保护管理工作,重点实施中国长城博物馆改造提升工程、北京长城文化节、箭扣长城修缮等3项国家级标志性项目,实现长城整体保护。”该负责人指出,本市加大长城抢险修缮力度,在全国率先推进实施长城抢险加固工程。将重点项目纳入长城文化带年度折子工程一体推进,截至今年6月,已组织实施50项长城抢险加固工程。“北京始终秉持文物保护‘最小干预原则’,不断尝试创新修缮理念和工作方法,并在箭扣长城脚下挂牌成立全国首个长城保护修复实践基地,选取箭扣长城和大庄科长城开展研究性修缮。通过考古发掘、地质勘探、勘察设计、数字化跟踪等步骤和手段,不断探索长城保护修缮可复制、可推广的北京经验。”

  同时,本市还建设起保护队伍,以加大巡查力度。在长城沿线6区建立长城保护员队伍,负责日常巡视、险情监测、环境清理、游人管理等工作。目前,北京市已建成全国体系最完善的长城保护员队伍,共488人,实现了长城重点点段全天巡查、一般点段定期巡查、出险点段快速处置、未开放长城科学管控,形成了全覆盖、无盲区的长城遗产保护网络。

  此外,全力打造具有国家标识意义的八达岭世界遗产核心展示区,以及慕田峪-箭扣、古北口-司马台、将军关-黄松峪、沿河城-黄草梁等一系列特色文旅融合示范区。整体串联北京长城六区沿线公路,建设融“交通、文化、体验、游憩”于一体的“京畿长城”国家风景道。(记者 解丽)